生物试卷第I卷(机读卷共55分)考生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座位序号。2.第I卷包括一道大题,共4页。答题前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按要求认真作答。3.第I卷各题均须按规定要求在“机读答题卡”上作答,题号要对应,填涂要规范。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机读答题卡”一并交监考老师收回。一、选择题(共55分,每小题1分)1.组成糖元和核酸的化学元素分别是:A.C、H、O和C、H、O、N、PB.C、H、O、P和C、H、O、N、SC.C、H、O、N和C、H、O、N、P、SD.C、H、O、S和C、H、O、N、P、S2.有人长跑后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人体大量出汗排出了过量的:A.水B.钙盐C.钠盐D.尿素3.胶原蛋白分子具有3条肽链,每条肽链有1050个氨基酸。该分子中肽键的数目为:A.3147个B.3150个C.3153个D.1047个4.下列用于鉴定组织中是否有蛋白质的试剂及其颜色反应是:A.苏丹Ⅲ染液,橘黄色B.双缩脲试剂,紫色C.碘液,蓝色D.斐林试剂,砖红色5.对能量释放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组细胞器是:A.线粒体、叶绿体B.内质网、叶绿体C.高尔基体、核糖体D.高尔基体、叶绿体6.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A.DNA和RNAB.DNA和蛋白质C.RNA和蛋白质D.DNA和脂质7.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线粒体D.核酸8.下列细胞含高尔基体和内质网较多的是:A.脂肪细胞B.红细胞C.胰腺细胞D.肌细胞9.在甲、乙试管中各加入2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甲试管中加入2滴新鲜鸡肝匀浆,向乙试管中加入2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A.甲试管比乙试管产生的气泡多B.甲试管比乙试管产生的气泡少C.甲试管不产生气泡,乙试管产生气泡D.甲试管产生气泡,乙试管不产生气泡生物试卷第I卷第1页(共4页)10.两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的数目分别是:A.4和6B.2和3C.2和2D.6和411.水稻种子萌发时,如果长时间缺氧,就会引起烂芽,这主要是由于:A.CO2中毒B.酒精中毒C.乳酸中毒D.丙酮酸中毒1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所吸入的O2用于形成:A.CO2B.H2OC.ATPD.丙酮酸13.高大树木顶端的叶片细胞能够不断得到充足的水分,引起水分上升的主要作用是:A.呼吸作用B.渗透作用C.蒸腾作用D.吸胀作用14.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将会:A.吸水B.质壁分离C.胀破D.无明显变化15.落叶中钾的含量比植株上正常叶中钾的含量低,其原因是钾在叶片中:A.形成稳定的化合物B.呈离子状态、不可以转移C.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D.呈离子状态、可以转移16.为确定镁元素是否为植物生活所必需,用人工配制的缺镁营养液培养植物,应该:A.以土壤为基质,浇灌缺镁营养液B.大田种植,浇灌缺镁营养液C.以砂石为基质,浇灌缺镁营养液D.不需基质,只用缺镁营养液培养17.当人体血糖浓度低于80mg/dL时,明显的变化是:A.肝糖元合成加强B.肌糖元合成加强C.肝糖元分解加强D.肌糖元分解加强18.北京鸭在育肥期要“填饲”过量的糖类饲料,从而使鸭在短期内育肥,这说明:A.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B.糖类可以转化为维生素C.糖类可以转化为蛋白质D.糖类可以转化为核酸19.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A.自养需氧型B.自养厌氧型C.异养需氧型D.异养厌氧型20.棉花栽培过程中要摘去顶芽,最主要目的是:A.使棉株不再长高B.使棉田通风透光C.使侧芽长成果枝D.减少水、肥消耗21.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番茄。这个现象说明:A.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B.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C.果实发育需要生长素D.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22.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如果取同种鱼的脑垂体研碎后注入鱼体内,就可促其产卵,这主要是利用垂体中含有的:A.性激素B.促性腺激素C.生长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23.正常人餐后一小时,血液中会明显增多的物质是:A.胰蛋白酶B.胰淀粉酶C.胰岛素D.胰高血糖素2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兴奋B.刺激C.反射D.条件反射25.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A.传出神经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感受器生物试卷第I卷第2页(共4页)26.能够使被阉割公鸡恢复公鸡特征和行为的方法是:A.施用促性腺激素B.口服睾丸酮C.植入甲状腺D.施用甲状腺激素27.减数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