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4h/(×10-2m)v2/(m/s)2010.020.030.040.02.04.06.08.050.0t/s0a/m∙s-21.02.03.04.05.01.02.04.03.0图6(09海淀一模反馈)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加速度传感器研究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规律,得到了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6所示。已知物体的质量为1.0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t=2.0s到t=4.0s这段时间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不能从已知信息粗略估算出物体在t=3.0s时的速度C.不能从已知信息粗略估算出物体从t=1.0s到t=4.0s这段时间内所受合外力的冲量D.可从已知信息粗略估算出物体从t=1.0s到t=4.0s这段时间内所受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09海淀一模)21.(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利用重锤拖着纸带自由下落通过打点计时器并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①在实验过程中,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必须使用的测量仪器有:打点计时器、天平和刻度尺B.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要在同一竖直线上C.实验中其他条件不变时,选用重锤质量的大小不影响实验的误差D.选用纸带上任意两点的数据都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②按图12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纸带,如图13所示。图中O点为为打点起始点,且速度为零。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点A、B、C、…,测出其中E、F、G点距打点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1、h2、h3,已知重锤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为验证此实验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计算出从打下O点到打下F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动能的增加量ΔEk=(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③以各点到起始点的距离h为横坐标,以各点速度的平方v2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出v2-h图线,如图14所示。从v2-h图线求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g′=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BCDE图13h1h2h3AFGO图12打点计时器复写纸接电源纸带夹重锤振针限位孔(09海淀一模反馈)21.(2)用如图8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能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重锤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的痕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①下列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6V直流输出端上;C.用天平测量出重锤的质量;D.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E.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之间的距离;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指出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恰当的步骤,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行内,并说明其原因。答:②如图9所示。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打出的的连续五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则根据这些条件可以计算出打C点时重锤的速度vc=。还可以计算出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③根据纸带算出的相关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的距离h,则以v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v2-h图线应是图10中的。④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动能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过程存在着阻力的作用,可以通过该实验装置测定该阻力的大小。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则重锤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F=。(09海淀二模)17.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要经过三个阶段: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将卫星送人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8所示。当卫星分别在轨道l、2、3上正常运行时,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轨道3上的运行速率大于7.9km/s图10v2/2hOAv2/2hOBv2/2hODv2/2hOCAs2s1BCDEs0O图9图8打点计时器复写纸接电源纸带夹重锤振针限位孔持杆助跑撑杆起跳上升越杆下落图9B.卫星在轨道3上的机械能小于它在轨道1上的机械能C.卫星在轨道3上的运行速率大于它在轨道1上的运行速率D.卫星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