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低钠血症的诊治中国专家建议《老年患者低钠血症的诊治中国专家建议》写作组(发布时间:2025-08)低钠血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 15%~30%[1],在老年人群中低钠血症更为普遍,有文献报道年龄≥60 岁的老年人发生低钠血症的平均危险性是 13~60 岁人群的 2.54 倍[2],讨论发现在老年医学科就诊的急诊患者中低钠血症的患病率接近 50%[3]。尽管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但低钠血症的诊治仍需要重视,这是因为:(1)急性、严重的低钠血症加重患者病情,增加病死率[4-5];(2)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低钠血症加重患者病情,预后差,病死率高[6-7];(3)慢性低钠血症纠正过快可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以致死亡;(4)慢性低钠血症可能增加老年人跌倒和骨折的风险[8-11],诱发各种基础疾病和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尽管从 20 世纪中叶开始对低钠血症有所认识,但时至今日这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的基本原理仍然没有解析透彻,各种疾病状态下都可能发生低钠血症,诱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多样,急性和慢性低钠血症的症状和转归大相径庭,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理想的低钠血症治疗方案至今尚未完全建立。近年来美国和欧洲已相继推出了低钠血症的诊疗指南,我们根据老年人群的特点,制定了老年患者(年龄≥60 岁)低钠血症诊治的中国专家建议。一、定义、分类和病因(一)定义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低于 135mmol/L,伴或不伴有细胞外液容量改变的临床状况。老年患者中低钠血症的高发病率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共病发生率增加,常常使用可导致低钠血症的药物以及身体维持水稳态的能力下降[12],见表 1。 表 1 老年人群低钠血症患病率增加的原因类型原因疾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脱水支气管肺炎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卒中)恶性肿瘤过度限盐药物噻嗪类利尿剂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镇痛安定药卡马西平功能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浓缩能力下降醛固酮水平下降精氨酸加压素水平增加心房利钠肽水平增加口渴机制的敏感性降低吸液困难(例如生理或认知功能障碍所致)(二)分类1. 根据血渗透压与低钠血症的关系,可将低钠血症分为低渗性低钠血症、等渗性低钠血症和高渗性低钠血症,其中根据细胞外液容量的状况又可将低渗性低钠血症分为低容量性、等容量性和高容量性低钠血症,见表 2。 表 2 根据血浆渗透压对低钠血症进行分类分类 血钠浓度(mmol/L)血浆渗透压(mmol/L)细胞外液容量低渗性低钠血症低容量性 降低 等容量性<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