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科中医优势病种脑梗死诊疗方案一、概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 60%80% ,指脑部供血中断又无充分的侧支循环代偿供血而导致的脑组织缺血和缺氧性坏死,进而产生的神经系统症状群,不包括全脑性缺血缺氧性坏死,如窒息、心跳和呼吸暂停引起的全脑病损。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 2 周内。属于中医学“中风” “暴厥” “薄厥”“偏枯” “卒中” “半身不遂” “缺血中风”等范畴。中医病名:中风病;西医病名:脑梗死。二、诊断【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25)》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可根据:① 急性起病;②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少数为会神经全面功能缺损;③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溶栓可参照适应证选择患者);④脑 CT 或 MRI 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⑤脑 CT 或 MRI 示有梗死病灶。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病因分型有助于推断预后、指导治疗和选择二级预防措施。当前国际广泛使用 TOAST 病因分型,将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以及其他明确病因型和不明原因型五型。【中医辨证分型】中风的病因主要为风、火,痰,虚、气、瘀六端,此六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脉瘀阻,脑失其用,而发中风。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实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虚弱,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但其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1. 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黯,苔白腻,脉沉滑缓。(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黯,苔白腻,脉微欲绝。2. 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苔黄腻而干,脉弦数。(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个(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咳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4)阴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