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科中医优势病种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一、概述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F))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FD 是指具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症状,而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产生症状原因的疾病。中医学属于“痞满”、“胃脘痛”、“积滞”范畴。FD 全球患病率为 10%〜30%。一项包括亚洲 9 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中心讨论显示,1115 例未经检查的消化不良患者,经胃镜检查后 43%诊断为 FD。国内李晓波等及吴改玲等的报道结果,消化不良患者中 FD 分别为 69%及 51%。中医病名:痞满病、胃脘痛病、饮食积滞;西医病名:功能性消化不良。二、诊断【西医诊断】FD 诊断标准(罗马 IV) FD 诊断标准应具有以下 1 项或多项症状:①餐后饱胀不适;②早饱感;③上腹痛;④上腹烧灼感。且无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包括胃镜检查)证据。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 6 个月,近 3 个月符合以上标准。FD 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distress syndrome,伽及上腹痛苦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 EPS 个亚型,且可以重叠出现。【中医辨证分型】1. 脾虚气滞证主症:脘腹痞闷或胀痛;食少纳呆。次症:面色萎黄;暧气;疲乏无力;大便稀溏。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证型确定:具备主症 2 项加次症 1 项,或主症第 1 项加次症 2 项。2. 肝胃不和证主症:胃脘痞满;两胁窜痛,情志不遂易诱发或加重。次症:暧气;干苦;烧心泛酸;急躁易怒。舌脉:舌质红,苔白;脉弦或弦细。证型确定:具备主症 2 项加次症 1 项,或主症第 1 项加次症 2 项。3. 脾胃湿热证主症:脘腹痞满或痛苦;食少纳呆。次症:头身困重;苦黏;大便不爽而滞;小便短黄。舌脉: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证型确定:具备主症 2 项加次症 1 项,或主症第 1 项加次症 2 项。4. 脾胃虚寒证主症:胃寒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次症:泛吐清水;食少纳呆;神疲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脉:舌质淡,苔白,脉细弱。证型确定:具备主症 2 项加次症 1 项,或主症第 1 项加次症 2 项。5. 寒热错杂证主症:胃脘痞满或痛苦;胃脘嘈杂不适;胃脘喜温怕冷。次症:暧气;胃脘灼热;干苦;大便稀溏。舌脉:舌质淡,苔黄,脉弦细或弦滑。证型确定:具备主症 2 项加次症 1 项,或主症第 1 项加次症 2项。FD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