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病名:膝痹病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二.诊断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讨论指导原则》标准:① 初起膝关节隐隐作痛,屈伸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② 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常见中老年人;③ 膝部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咔嚓声与摩擦声;④X 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 1995 年制定得 KOA 诊断标准:① 临床标准:a.近 1 个月里大多数日子时间有膝痛;b.有骨摩擦音;c、晨僵≤30min;d、年龄≥38 岁;e、有骨性膨大;满足 a+b+c+d 条,或 a+b+e 条或 a+d+e 条可诊断 KOA。② 临床+放射学标准:a.近 1 个月里大多数日子时间有膝痛; b、X 线片显示有骨赘形成;c、关节液检查符合骨性关节炎;d、年龄≥40 岁;e、晨僵≤30min;f、有骨摩擦音;满足 a+b 条,或 a+c+e+f 条或 a+d+e+f 条可诊断 KOA。三.中医治疗(一) 辨证论治 1.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痛苦、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治法:散寒除湿,祛风通络。方药:防己黄芪汤合防风汤加减。防风 10g 防己 10g 黄芪 10g 羌活 10g,独活 10g 桂枝 10g,加减:关节肿胀或积液,加茯苓 30g、泽泻 20g;服药后有咽干、咽痛者,加玄参 10g、麦冬 10g、知母10g。 中成药:风湿骨痛胶囊、追风透骨丸、蠲痹口服液等。 2.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痛苦,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疏风,除湿止痛。方药:大秦艽汤加减。秦艽 15g 当归 12g 甘草 6g 羌活 12g 防风 9g 白芷 12g 熟地 10g 茯苓 9g 石膏 30g 川芎 9g 白芍 12g 独活 9g 黄芩 12g 生地 12g 白术 12g 细辛 3g 加减:关节热甚者,加忍冬藤 30g;关节肿胀明显者,加防己 15g、薏苡仁 30g;关节游走痛者,加海风藤 15g。 中成药:正清风痛宁、追风透骨丸、通络开痹片、四妙丸、三妙丸等 3.瘀血闭阻证:曾有外伤或扭伤史,或痹病反复发作,日久入络,关节刺痛,掣痛,痛苦较剧,痛有定处或痛而麻木,不得屈伸,或关节僵硬变形,关节及周围皮色暗紫,舌体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而干涩,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