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基层施工3.1、级配碎石底基层为保证施工质量,本标段路面基层施工采纳厂拌法。施工工艺流程(2)、级配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 50mm。石料的集料压碎值不大于 25%〜35%,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砾石)基层的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满足下表的规定。同时,级配曲线接近圆滑,没有同一种尺寸的颗粒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如塑性指数偏大时,塑性指数与 0.5mm 以下细土含量的乘积符合下列规定:在年降雨量小于 6mm 的中干和干旱地区,地下水位对土基没有影响时,乘积不大于 120;在潮湿多雨地区,乘积不大于 1。级配碎石基层的集料级配范围IB 15 祁血;1 仍出 1 4 同:%1 1103020102.00,50,0/5住〕li11015 卜 8030 削15^3010 项<28<6 或 921(075-90印1 卜球1(|-23C2S撰或 9注:①潮湿多雨地区的基层塑性指数不大于 6,其它地区的基层塑性指数不大于 9;② 对于无塑性的混合料,小于 0.075mm 的颗粒含量接近高限,使压实后的基层透水性小。未筛分碎石指控制最大粒径后,由碎石机轧制的未经筛分的碎石料。它的理论颗粒组成为 0〜D(D 为最大粒径),并具有较好的级配,可直接用作底基层。其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符合下表规定:未筛分碎石底基层级配范围序号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液限(%)塑性指数504030201052.00.50.0751185 135 6542 6720 4010 278 205 180 15<28< 6或 92_180~156~8730~6018~4610~335~200~15<28< 6或 9注:潮湿多雨地区,塑性指数不大于 6,其它地区不大于 9。(3)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下承层的平整度与压实度符合法律规范的规定。2)测量: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 15〜20m 设一桩。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基层或底基层边缘的设计高度。3)材料用量:计算材料用量。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压实密度,计算各段需要的干集料数量。对于级配碎石,分别计算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的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4)机具:拌和楼、汽车、平地机、摊铺机、洒水车、振动压路机及小型夯实机具。5)集料运输:集料装车时,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集料在下承层上堆放时间不过长。在摊铺前,提前 1〜2d。6)拌和:用稳定土拌和楼拌和。7)摊铺:用摊铺机装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级配碎石厚度一般为 8〜16cm,当厚度大于 16cm,分层摊铺。8)整形:拌和均匀后的混合料用平地机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形。在整形过程中禁止任何车辆通行。9)碾压: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