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员工心理特征开展安全教育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发生的各种心理过程都带有个人的特点。人的一切行动都不能无缘无故地自发产生,总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相同的客观事物作用在不同的操作者身上会引起不同的反应。因为反应与操作人员的精神状态、情绪好坏等因素有关,也和操作者的心理特征有关,反应不同,人的行动自然也不会一样。因此,相同类型和环境的作业中,有的人很少发生事故,而有的操作者就容易发生事故。为了进一步保证安全有序生产,提高个人在工作当中的效率,则必需了解人的特点,并认真观察操作人员的情感变化和个人特征,排除不安全的心理因素,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心理学就是以讨论如何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为目的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讨论在生产过程当中的知觉规律和对发生事故的人的心理状态的分析,从而提出加强安全教育以及在组织制度和操作技术上实行有效的安全措施,预防那些容易使人产生不正常的心理反应和错误操作行为的各种主观因素,保证人们在劳动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一、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在客观现实的作用下产生的,没有外界刺激就没有人的心理波动,客观现实不仅决定心理的内容,而且决定心理的形成和进展。而且,人的心理反应带有主观性的个性特征。所以,对同一客观事物,不同的反映是可能大不相同的。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和常常的特征,每个人的心理特征,正如每个人的面容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特征。例如:有人善于学习,掌握科学技术和生产技能很快速;有的人对工作细心、认真、一丝不苟,有人干活则粗枝大叶,马粗心大意虎;有人沉着、稳重、老练,有人则轻浮、急躁、冒失。人的某些生理特征,如反应快速,手的灵巧程度、视力、体力、某些生理缺陷、疾病、疲劳等,都与安全有关。个性心理特征与安全生产有着重要关系,因此,各级安全工作中要观察、了解每个人的个性,这在处理工作时能起到一定作用。其次,人的一切能力都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实践过程当中形成和进展起来的,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员工的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员工自身的保护能力。二、产生事故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说,导致事故的发生的原因,归纳起来不外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包括设备情况、预防措施、保护用品、环境温度、照明条件等。内因则包括操作人员的技术、心理活动或精神状态等方面不符合安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