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测量工具:钢卷尺2.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每道梁、每个柱选取最大间距作为一个测量点。(2)梁:用钢卷尺测量梁箍筋外边到模板边的净距,优先选择距离较大的进行检查,测量数据与设计数据进行比较,误差〉10mm 记为不合格,误差< 10mm 记为合格。(3 )柱:用钢卷尺测量墙、柱的水平筋/箍筋到墙柱定位线的净距,优先选择距离较大的进行检查,测量数据与设计数据进行比较,误差>10mm 记为不合格,误差 < 10mm 记为合格。2.4.定位筋(钢筋工程)2.4.1.指标说明:保证墙柱竖向钢筋在砼浇筑过程中不偏位。2.4.2.合格标准:墙柱定位钢筋应绑扎或焊接牢固,保证浇筑砼时竖向钢筋不发生偏位。2.4.3.测量工具:钢卷尺。2.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每个墙柱作为一个测量点。(2)检查墙柱竖向钢筋有无在板面上 5cm 以内设置定位筋,且有效固定。(3)未设置定位筋的记为不合格;有设置定位筋但高度>5cm 的记为不合格;有在板面上 5cm 以下设置定位筋但未有效绑扎或者焊接的记为不合格,有在板面上 5cm 以下设置定位筋且定位筋与梁、板筋进行有效绑扎或者焊接的记为合格。2. 5.钢筋马镫设置(钢筋工程)2.5.1.指标说明:反映施工过程中板保护层控制的水平。2. 5. 2.合格标准:净距 < 10mm,严禁“U”型、"几”型钢筋马蹬。2.5.3.测量工具:钢卷尺。2.5.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每块板作为一个测量点。(2)用卷尺测量梁板马镫之间间距。对于采纳“U”型、“几”型钢筋马蹬的,直接记为不合格。建议项目使用成品条形马镫或者可周转马镫。(3)针对板筋没有采纳“U”型、“几”型钢筋马蹬的;用卷尺进行测量马镫之间间距,若间距 < 10mm,记为合格;若间距〉10mm,记为不合格。2.6 .受力钢筋接头(钢筋工程)2.6.1.指标说明:保证钢筋安装符合法律规范要求。2.6.2.合格标准:钢筋接头设置需错开 50%,距离 35D,竖向钢筋接头高出板面 50cm、柱高的 1/6、柱截面的长边的较大值。2.6.3.测量工具:钢卷尺。2.6.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每条梁,每个柱作为一个测量点。(2)观察墙柱、梁受力钢筋接头是否错开 50%,并用卷尺测量错开间距是否>35d,竖向钢筋板面接头距离地面是否>50cm 且》H/6。(3)受力纲筋接头未错开的,记为不合格;受力纲筋接头错开但错开间距不满足 35d 的,记为不合格;受力纲筋接头错开,且错开间距满足 35d,但钢筋接头设置板面以上<50cm/H/6 的,记为不合格;受力纲筋接头错开、错开间距满足35d,且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