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措施摘要:本文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要点、钢筋笼的制作过程、混凝土施工、桩孔回填等几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 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桩孔回填 一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钻孔机就位→钻孔→注泥浆→下护筒→继续钻孔→排渣→清孔→吊放钢筋笼→导管安装及二次清孔→浇筑混凝土→拔出导管→桩孔回填 二 钻孔机的施工要点2.1 钻孔机就位: 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机架上或机管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转盘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允许偏差应小于 200mm,转盘在四个方向上的水平度误差小于 1/300 的桩长。2.2 钻孔及注泥浆: 调直机架挺杆,对好桩位(用对位圈),开动机器钻进,出土,达到一定深度(视土质和地下水情况)停钻,孔内注入事先调制好的泥浆,然后继续钻进。泥浆液面应当保持高于地下水位 0.5m 以上,2.3 下护筒: 钻孔深度到 5m 左右时,提钻下护筒。护筒一般采纳 6mm 钢板卷制,长度为 1.2m,内径应大于钻头 100mm(具体可根据不同项目进行调整)。套管位置应埋设正确和稳定,套管与孔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套管中心与桩孔中心线偏差不大于 20mm。2.4 继续钻孔: 为了防止表层土受振动坍塌,钻孔时不要让泥浆水位下降,当钻至持力层后,设计无特别要求时,可继续钻深 1m 左右,作为插入深度。施工中应常常测定泥浆相对密度。2.5 孔底清理及排渣: 在粘土和粉质粘土中成孔时,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排渣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 1.1~1.2。在砂土和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泥浆相对密度应控制在 1.1~1.3;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坍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 1.3~1.5。 三 钢筋笼的制作过程3.1 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分节制作,一般分节长度为 9m,分节吊放,吊拚焊接而成;主筋的搭接以 50%错开,错开长度 35d,单面焊接长度应大于或等于 10d;焊缝宽度不应小于 0.7d,厚度不小于 0.3d。 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 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 钢筋笼直径:±10mm;钢筋笼长度:±100mm。 主筋保护层为 50mm,允许偏差为±20mm,为了进一步保证保护层厚度,每节钢筋笼设置两组水泥饼,每组三块,平面上呈 120 度角布置,且上下两组均匀错开。螺旋箍筋与主筋的连接采纳直接点焊固定。成型钢筋笼应平卧堆放,且不得超过二层。3.2 吊放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