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措施及质量保证措施钻孔灌注桩属隐蔽工程,针对其施工工艺特点,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工序质量指标,实行工序自检、交接检、复检制度,重点抓好测量定位、成孔及一次清孔、钢筋笼制作及安放、导管安放及二次清孔和混凝土搅拌及灌注等工序的施工技术措施。1、测量定位采纳 J6 经纬仪、S3 水准仪和 50m 钢卷尺测放。⑴、所有测量控制点要设在不受桩基影响的区域并固定,在施工过程中要加以保护并常对控制点进行校正。根据施工现场测设的施工测量控制网和水准控制点,测量员按桩位平面图进行桩位放样和孔标高测定,在测量桩位过程中,要步步有检查,特别注意检查经纬仪的操作和距离测设的精度。在技术负责复核后,再由建设(监理)单位代表验收签证。⑵、护筒起固定桩位作用,护筒直径应比设计孔径大 1mm 以上,埋深 1.5m 左右。埋设护筒时,注意护筒的垂直度,护筒与孔壁间用素土填实,使护筒稳固、周正。由测量员、质检员仔细检查护筒埋设的稳固性、垂直度和对中,校核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是否一致,偏差在 2cm 以内,并由建设(监理)单位代表验收。⑶、钻机就位必须稳固,钻架垂直地面,其中心线应对准护筒中心,使钻具中心、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同为一线,偏差保证在 2cm 以内,由质检员进行校核。2、成孔及一次清孔采纳 GPS-15 型、GPS-20 型工程钻机正循环钻进成孔。⑴、在成孔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经质检员检查合格开具《开孔令》后方可施工,《开孔令》中明确桩的类型、技术参数和施工注意事项,使施工操作人员了解施工任务及其要求。⑵、开钻前用钢尺测量各机台钻具长度,根据孔位标高、设计孔底标高来计算孔深。钻进过程中根据孔深、钻进进尺、地质资料、孔泥浆岩屑样、泥浆颜色变化判定进入强、中风化岩深度,终孔时,正确测量机上余尺,由质检员复核,以控制桩深及入岩深度,达到设计要求。⑶、采纳同心度好的笼式钻头和平直度高的钻杆,固定好钻机机架,以减少因钻头晃动而产生的超径。⑷、钻孔灌注桩开孔阶段,钻进时要轻压慢放、低转速钻进,10m 后可快速钻进。⑸、根据地层情况调整泥浆性能,在上部土层要采纳高密度、高粘度泥浆护壁,防止砂性土坍孔。⑹、钻进过程中要勤检查钻机头架滑轮组、转盘与钻头是否在同一垂直线上,做到勤校正,如发现孔斜,要及时纠斜扫孔。⑺、成孔后立即进行一次清孔,一次清孔时将钻具上提 10cm 左右慢速回转送浆,泥浆比重在 1.25g/cm3 左右,粘度为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