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培训知识一、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举例:1991 年 5 月 30 日凌晨 3 时 30 分,广东东莞兴业制衣厂工人乱扔的烟头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造成死亡 72 人、伤 47 人、直接经济损失 190 万元的特大火灾,这是一起典型的三合一厂房火灾事故。1987 年 3 月 15 日凌晨 2 时 39 分,我国最大的麻纺企业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死亡 58 人、伤 82 人、直接经济损失 650 万元。1989 年 3 月 5 日下午 3 时许,西安煤气公司液化气发生泄露着火,引起储罐爆炸,造成 44 人伤亡(其中死亡 11 人,消防人员 7 人、液化气站工作人员 4 人)。火灾分为 A、B、C、D 四类:A 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B 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 类火灾指气体火灾。D 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化工生产中火灾爆炸有四种表现形式:由燃烧导致爆炸、只燃烧不爆炸、爆炸后引起燃烧、只爆炸不发生燃烧。火灾分初起期、进展期、最盛期、衰减期、熄灭期。火灾热传播的途径:热传导、热对流(影响初期火灾),、热辐射二、物质燃烧应具备的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窗体底端三、物质燃烧过程固体---熔化-蒸发-氧化分解-着火-燃烧 液体—蒸发-氧化分解-燃烧 气体-氧化分解-燃烧四、燃烧类型闪燃、着火、自燃五、爆炸的定义物质由一种状态快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称为爆炸。爆炸时由于压力急剧上升而对周围物体产生破坏作用。爆炸的特点:具备破坏力、产生爆炸声和冲击波。六、爆炸的分类物理性爆炸:由物理因素如:状态、温度、压力等变化引起的爆炸。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成分不变,如压力容器、锅炉等超压;化学性爆炸:物质发生激烈的化学反映,压力急剧上升引起的。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成分改变。分: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七、公司生产中使用到的化学危险品:易燃液体: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甲醇、庚烷、丁酮等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化学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腐蚀品: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具备强烈腐蚀性。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穿戴个人防护用品,避开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