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重要讲话心得体会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1 以技载道助力中国梦,以文传德绘就人文新风。 诲人以规涵养新匠人,造物唯巧铸造国之重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先锋队,要努力学习现代科技、“互联网+”、工业 4.0、中国制造 2025 等知识,用先进知识引领修身,始终心怀对科技的信仰、对创新的冲动,努力做到以技载道助力中国梦,以文传德绘就人文新风;诲人以规涵养新匠人,造物唯巧铸造国之重器。 以技载道助力中国梦,就要认识到钻研科学技术、制造科研效益的人生价值。“技近乎道也”是作为工科生的我十分喜爱的一句话,看似乱象丛生的大千世界,有哲学之道,亦有工学之道,而大道殊途同归。工科生并不是冷冰冰的生产制造者,而是对各种自然规律的科学运用。王阳明格物致知制造心学,牛顿格物致知,发现力学,他们在不同的领域讨论生命运转过程中的知识规律,而对于真正热爱技术的人来说“技术人员坐在杠杆、螺钉、楔子、轮子等中间,犹如一位诗人处在词汇之中,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一种思想的表达,每一个新的组合都能传达出一个新的意念。”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是老子提倡的用两种方法看世界、认知世界的方式。常无,即是通过哲学方法感知世界,如道家、儒家等诸多的哲学家,往往是通过感知事物背后的道理,体会为人处世、以道而行之乐;常有,则是通过实践科学客观存在的方式认知世界,比如牛顿、爱迪生等科学家,通过苹果落地引申到科学验证等。但正如老子评价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因此,即便从事科研,也会有自己道可寻、理可追。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更应以技载道,以钻研科学技术、制造科研效益,造福祖国和人民以及人类社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 以文传德绘就人文新风,就要善于以文化蕴养工匠精神。人文知识可以潜移默化改变人的心境,能开拓人的心灵、格局,完善人的人格追求,进而提高人的制造力,促使人向好向善地追求生活、科研的乐趣。胡塞尔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曾批判只是沉淀于科学思维、缺乏哲学意识苏醒的现象。他讲“人的“苏醒”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科学的态度为出发点,就是科学意识的苏醒;另外一种是以哲学的态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