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pplet:采纳 Java 创建的基于 HTML 的小应用程序 2.Serialist:服务端的 java 应用程序(可以生成动态的网页)3.Jacobeans:一种在 Java(涉及 JSP)中使用可反复使用的 Java 组件的技术法律规范 4.包(package):防止同名的类名产生冲突,所以封装在一个包下面5.标记符:以字母开头的字母数字序列6.关键字:java 语言定义的,具有特定含义的单词7.符号常量:指用关键字 final 声明的保存在程序中不能改变的数据8.数据: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且可以被计算机接受的各种符号的集合9.类型/数据类型:具有相同的逻辑意义的一组值得集合10. 变量:保存在程序中的可以改变数据11. 常量:保存在程序中的不能改变的数据12. 类型相容:两个不同的数据类型具有相同的性质,可以参加相同的运算,运算结果的数据类型为精度高的,范围大的那种13. 隐式类型转换:java 数据类型从低类型转换为高类型14. 显式类型转换:java 数据类型从高类型转换为低类型15. 方法重载:让类以统一的方式解决不同类型数据的一种手段 16. 递归:概念自身直接或间接的定义自己17. 类/对象:数据以及对数据的一组操作的封装体,而对象可以看做类的一个具体的实例18. 封装:将数据以及对数据的操作组合成一个类,但这个类可以提供与外部联系的方法又可以隐藏实现的细节19. 构造方法:创建类的一个实例并对实例的成员进行初始化20. 拷贝构造方法:创建新的对象初始化为形式参数的实例值,实现对象的复制21. 对象浅拷贝:不拷贝对象和数组的,只拷贝基本类型 22. 对象深拷贝:对象,对象内部的引用均复制 23. 继承(inherit):一个对象直接使用另一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24. 多态(polymorphism):接口的多种不同的实现方式 25. 重载(overload):一个类中的方法与另一个方法同名,但是参数表不同 26. 覆盖(override):子类方法的名称、参数和返回类型必须与父类方法一致27. 抽象类:类中也许已有一些方法的具体定义,但是接口就仅仅只能定义各个方法 抽象类不能被实例化28. 最终类:把一个类的功能固定下来,不允许定义它的子类对其进行扩充29. 接口(interface):把所需成员组合起来,以封装一定功能的集合,不能实例化30. 异常解决:java 通过 5 个关键字来解决程序碰到异常时所发生的事件31. GUI:指采纳图形方式显示的计算机操作用户界面 (即:图形用户界面)32. 线程(thread):可并发执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