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五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一:新中国的成立与三大新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以《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2)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建立:1954 年,一届人大通过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立。(2)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制度的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建立: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2)发展:1956 年,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3)职能① 建国初期,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②1954 年一届人大后,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作用。(4)作用: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前提:各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2)目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3)依据:1949《共同纲领》规定,1954 年宪法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作用① 促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愿望的实现。② 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产生了深远影响。③ 调动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二:“文革”破坏及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四大成就1.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966——1976)① 各地革命委员会的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③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2.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破坏的教训,启示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3.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的发展,完善①1980 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民主建设的初步构想②1982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1997 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④1999 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三:“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1.“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1)提出:邓小平(2)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3)形成过程:① 1979 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