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选修Ⅰ1)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褶皱山(1)褶皱的概念:岩层在强大的挤压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2)褶皱的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名称地形判断依据背斜未受侵蚀,成为山岭;久经侵蚀,形成谷地中部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未受侵蚀,成为谷地;久经侵蚀,地形倒置,形成山岭中部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2.断块山(1)断层: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2)断层的位移类型位移类型表现水平方向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垂直方向相对上升形成山岭或高地相对下降发育成谷地或低地3.火山(1)熔岩高原:岩浆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而形成。(2)火山① 形成: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或管道喷出而形成。② 组成:包括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运输方式线路分布延伸方向表现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主要分布在山间谷地和河谷地带迂回前进原因公路修建的成本和难度均低于铁路这里地势相对和缓,施工难度较小,建设和运营成本低地势起伏大三、河流地貌的发育1类型时期(或部位)作用过程地貌类型侵蚀地貌初期(A)以向源头侵蚀和向下侵蚀为主,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为辅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形成“V”形谷中期(B)向下侵蚀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谷拓宽,出现连续的河湾成熟期(C)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进一步拓宽,呈“槽”形堆积地貌山前(山口)泥沙堆积冲积—洪积扇河流中下游河漫滩平原入海(湖)口地区三角洲四、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和农副产品,方便聚落对外联系和运输。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地区耕地状况乡村规模河网密布区破 碎 小河网稀疏区连片大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五、地质灾害1.地震(1)概念: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2)构造要素具体含义震级表示地震本身释放能量多少的等级,能量越多,震级越高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C 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