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提升主题一 新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折射出的经济、政治、外交、思想及科技教育特点1.从经济角度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上从计划经济向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转变;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理念。2.从政治外交看: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恢复和完善中国的民主制度,健全法律制度;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形成了“一国两制”的策略,香港、澳门回归;外交策略由革命外交转变为全方位的不结盟外交政策,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3.从思想角度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4.科技教育上:科技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载人航天事业等逐渐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拓展训练]1.(2020·山东青岛统测)2017 年 6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反映“上海精神” ( )A.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B.强调中、俄强化了结盟C.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D.加速了亚洲各国的合作解析:选 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上海精神”有利于新型国家关系的打造,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提到的是上合组织的政治影响力,而非区域经济一体化,故A 项错误;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奉行的是不结盟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 B项错误;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合作也仅仅是限于成员国内部,并不能加速亚洲各国的合作故 D 项错误。主题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体制的调整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 1956 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1)原因① 照搬苏联模式。② 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③ 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2)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3)结果:这种体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加快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存在诸多弊端。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 20 世纪 90 年代初,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