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高三班主任经验总结 一、让学习成为学生本身的一种需要。 看一下我们的学生,无论平常怎样做工作,很多学生的学习总是不令人满意,从他们身上看不到学习的劲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是一到期中、期末考试,不用老师强调,即使平常根本不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劲头均会大大增强,原因就是他们意识到到了为取得好成绩而努力的时候了,接下来就是一番狂轰滥炸般的恶补,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均会有所提高。但是考试一结束他们努力学习的劲头就会消逝,做为班主任应该如何保持学生的良好势头,使学生能持续的高效学习呢?我认为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远期、近期找动力。 老师的上课都有一个教学目标:即通过一堂课让学生学会哪些知识,达到什么样的能力,学生学好一堂课也要有一个目标。同样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必须让他们树立一种目标意识,通过主题班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帮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长远和近期学习目标,长远目标的内容主要是我长大了要干什么、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考入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同时给学生指出,学习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行的,必须扎扎实实的付出艰辛努力,这就需要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下次练兵考试、期中、期末考试要取得一个什么样的成绩,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名次,超过一个什么样的学习对手。同时让学生把自己的目标在班内沟通,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激励学生进步的座右铭等,使人人有超过别人的欲望,人人有被超过的紧迫感,从而较着劲学激发潜在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当然,对于学习目标的实现与否,我常常引导学生不断的反思与检测,反思就是自我检查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适合自己的整改办法。检测就是利用好各类考试,充分认识考试中反映出的各类问题。明确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改正错误、防止重犯。 二、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兴趣。 (一)、不断帮助学生寻找幸福的感觉。 假如我们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会持久的专心致志的去讨论它,从而提高做事的效率,实际上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常常听到学生这样说:哎,学习太苦了。这种现象令人深思。实际上,学习并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学生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学习或解题的过程中学到新的东西,探究出新的方法,都会在心理上有一种满足,这就是一种愉悦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热情。实际上学生学习就好比如农民的劳动,学习目标实现就好比农民收获劳动的果实,必定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