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心得体会]80 后班主任育人心得25 年前,老师节刚刚设立时,他们中最大的才 5 岁;今日,他们中已有一些人走上三尺讲台,成为年轻的 灵魂工程师 。他们被称为 80 后 老师。 我一名 80 后 班主任,会唱会跳,能刚能柔;我的学生,一群标准的 00 后,爱打爱闹,亦正亦邪;我将在本文中结合两年来的带班经验,从了解现状、找出成因、分析思路、生成对策四方面,谈几点浅见: 一、了解现状 00 后 学生思想现状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四方面:1、幸福感偏弱,表现在缺少欢乐,没有热情;2、纪律性较差,表现在惟我独尊,为所欲为;3、自信心不足,表现在羞于表达,4、自我封闭;亲情观淡薄,表现在只知索取,不知体谅。 二、找出成因 在造成这种现状的诸多原因中,父母是影响学生品行形成,性情生成的最重要因素。孩子不良品行,消极状态形成受父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父母将不良习性直接传输或潜移默化给学生;二是父母忙于生计,或者父母离异,从而忽视或无力对孩子进行教育管理,导致问题出现。 三、分析思路 当班主任初期,我曾遭遇到这样一个瓶颈:每当遇上学生犯事,便不由分说地向家长告状。家长的反应呢,要么应付式地说知道了,等回来再好好教育孩子;要么在噼里啪啦数落孩子一阵,然后以一种义愤填膺的悲壮结束谈话。前一种情况,犯错的学生依旧我行我素,估量是家长忘说了或者力度根本不够;后一种情况,淘气的学生回到家可能就难逃指责之苦甚至皮肉之苦了。虽有临时的压制,但导致师生关系变得疏远。总之收效甚微。后来我细细琢磨了一下:每个家庭结构状况不一样,每位父母文化程度不相同,每个学生性格特征也各异。做班主任的遇事就告之学生父母,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不用说达到教育的目的了。 四、生成对策 于是我从了解学生父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状况入手,找出学生性格中受家庭影响的因素,然后对症下药。秉承这一原则,我就学生思想状态上存在的四个问题,找到了三条对策: 1、巧借家长人格魅力 发挥榜样力量,激发生活热情,增强学生幸福感; 身为 80 后 的年轻班主任,由于人生阅历的局限,我既没有多少辉煌成绩,也没有多少成功实例展现给学生。因此,我决定借助家长这个群体中成功的典范,真正从人格魅力上感染学生。 **同学,父母皆为生意人,家境颇为殷实。吃得很好,穿得不赖,长得不错,可整天给人一种郁郁寡欢的感觉,不爱表现也不愿表达,常常挂嘴边的就是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