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乙方:为落实退耕还林责任,保证工程建设进度和成效,保障退耕还林者切身利益,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双方协商签订本合同。一、退耕还林地点及规模乙方自愿将以下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的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地块退耕耕地序号类型(亩)二、退耕还林补助政策中央财政对退耕还林每亩补助元,省财政分三次下达给工程县(市、区),第一年元(含种苗造林费元)、第三年元、第五年元。1.种苗费补助.退耕还林每亩补助元,具体使用按照开江县人民政府规定执行。2.现金补助.退耕还林每亩补助元,验收合格后分三次兑现给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农户),即:第一年元、第三年元、第五年元。三、双方权利和义务(一)甲方1.负责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意愿调查和登记汇总工作。2.配合县级有关部门做好退耕土地的性质确定以及验证、测量等工作,确保退耕工作符合政策规第1页共6页小地名面积四至边界班号所在小定,确保登记的有关信息准确无误。3.配合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编制退耕还林作业设计,将建设任务落实到具体块地和退耕农户。4.配合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做好造林所需种苗的调配、质量监督和技术指导等工作。5.负责退耕还林施工组织,督促乙方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退耕还林任务。6.配合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做好退耕还林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验收工作。7.配合县级有关部门及时落实退耕还林有关政策。8.负责督促乙方加强退耕还林地林木的经营管护,确保退耕还林成效及成果巩固。(二)乙方1.按照作业设计的要求,在年月日之前完成亩退耕还林(树种杉树初植密度达到要求)任务。2.按照国家规定的种苗质量标准选择使用种子和苗木,达不到标准要求的种子苗木不能用于退耕还林。3.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造林,并保证质量符合国家验收标准(造林成活率达到%以上)。4.负责幼林抚育和管护工作,并保证保存率达到国家验收标准(造林三年后达到%、造林五年后达到%以上)5.林业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按照有关规定享受退耕还林补助政策。验收不合格的,暂缓享受补助政策并按照要求整改合格。6.退耕还林后,林权归乙方所有,乙方有权取的林权证,保证不改变林地性质。四、其他1.合同未尽事宜,另行商议。2.本合同一式三份,甲方、乙方和县林业主管部门各执一份。甲方签字:乙方签字:日期:日期:第2页共6页第3页共6页合同的订立方式具体包括了书面形式、口头形式以及其他形式等等,但不管是以哪种方式来订立合同的,此时都有一些事项是需要当事人了解注意的。第一、注意合同名称与合同内容是否一致有些公司使用合同统一文本,这本是好事,但由于对合同性质了解不细,会出现张冠李戴的事情。例如本是加工承揽合同,却使用买卖合同文本,为合同以后的履行和适用法律条款增添了争议。第二、注意列明每项商品的单价有些公司在买卖合同中,标的是多类商品,但却只在合同中明确各类商品的总价款,而不确定具体每种商品的单价,一旦合同部分履行后发生争议,就难以确定尚未履行的部分商品的价款。第三、在合同中明确违约金和赔偿金计算方法《合同法》虽然规定一方违约,另一方可以向其追索违约金或赔偿金,但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数额或计算方法,法院就会视为双方当时放弃违约金权利,而不予支持。增加赔偿实际损失的举证难度。第四、确定管辖法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如果直接约定有难度,也可以约定:“如发生争议,双方均可向各自经营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第五、注意用词严谨例如合同中常见的约定:“合同在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但是一方只签字没有盖章,在法院对方就可能会提出由于合同只签字没有盖章,第4页共6页因此合同还未生效的主张。因此此处应当约定:“合同在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签字或单位盖章后生效。”第六、签约对象的主体资格当前,经营单位的性质、种类、背景比较复杂,有关部门的管理不到位现象比较普遍。在此情况下,为防范欺诈行为,减少交易风险,非常有必要考虑交易对方的主体资格、履行合同能力、信用情况等。主体资格方面应当查看一下对方的营业执照和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