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一、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各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有这方面的分析、设计能力,并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注意培育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由于本课程的特点,它不仅为后续课程的正常学习提供保障,也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建立了基础。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一)本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物体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讨论方法,并能初步运用这些规律对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予以解决2.掌握关于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构的运动分析、受力分析和机器动力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使学生熟悉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其特点,掌握通用机构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4.熟悉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特点,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选用和设计的基本方法;5.具有对机构分析设计和零件计算问题的运算、制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6.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技能,设计简单机械和简单传动装置的能力;7.具有通过实验和观察去识别常用机构组成、工作特性和通用机械零件结构特点的能力。(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力的概念,力和约束的表示方法,力矩和力系等,理解力学的一些基本定理和定律,会画受力图,掌握力的合成和力系的平衡计算。2.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和变形的基本形式。理解拉压,剪切,挤压与扭转强度的计算方法和受力图。掌握四种基本变形的内力分析,内力图及应力分析;四种基本变形的强度计算。3.介绍本课程的性质和讨论对象以及学习本课程的方法。要求学生理解机构和机器的概念,了解机器的组成。了解本课程的性质、讨论对象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学习方法。4.介绍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和应用,以及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和曲柄存在的条件。了解压力角、传动角、死点、急回特性等概念。掌握平面四杆机构运动设计的方法。5.了解凸轮机构的特点和应用,掌握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6.了解间隙运动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类型和应用。7.了解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结构尺寸,掌握拧紧和防松的概念。了解键联接的主要类型、掌握平键联接的尺寸选择及强度校核;了解花键和销联接的分类和特点。8.了解带传动的特点、应用和分类;掌握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失效形式;理解带传动的设计。了解链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