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读后感作文 1000 字 《英子》读后感 1000 字: 多少年未读长篇小说了,第一次捧读《英子》,倍感亲切。跟着作者的热忱指引,我一步步走进那几个陌生的牵动人心的,座落在雁门关外,平鲁大山深处的几个用一条条山间小路串连在一起的村庄。 《英孑》之所以引起我由衷的喜爱,是因为我从《英子》里,又闻到一股久违的山药蛋派的醇香。我少时就喜爱读赵树理,马峰,孙谦等人的作品。今日,刘玉娥老师创作的《英子》是山药蛋派作品在晋西北地区的再度花开,值得读者欢呼和庆贺。 《英子》不仅再现了朔州平鲁大山深处的淳厚的民俗,民风,特别的地理环境与漂亮的自然景观,而且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个漂亮,善良,坚韧精明,贤慧勤劳,不屈服于命运摆布的山村妇女的鲜活的形象。作者对农村的社会矛盾,家常理短,牛羊鸡狗,如数家珍,讲来娓娓动听。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人物,就象发生在读者身边一样,令人感慨不尽,啼笑皆非,或者触目惊心,潸然泪下。 我特别钦佩作者作品中大量的生活细节的描写,那样的实际而鲜活,那样的真实而丰富,那样的自然而信手拈来。名家们常说,情节是文学的骨胳,细节是作品的血肉。对于小说创作来说,尤为如此。小说是写人的,写人生的曲折遭遇和情感纠割的。假如人在纸上活不起来,作品就失败了,谁还同意看下去呢? 英子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山村姑娘,作品细致而深情地描写了她一生雨雨风风,苦辣酸甜。作者用大量丰富形象的,极富生活化和个性化的细节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不朽的妇女形象。 请看第二章里作者对英子的出场描写: 英子应声进来,红花儿上衣蓝布裤子,一身淳朴装扮,脑后垂一条大辫子,额前刘海齐眉,一双穿着青布绣花鞋的金莲小脚,双手端着茶盘,茶盘上放着茶壶,轻移莲步,微微颔首,款款走到桌前,放下茶盘,右手提起茶壶,左手轻轻扶着壶盖,先客人后她人,各斟了八份浅茶,壶嘴儿向外,轻轻放好了茶壶,拿起茶盘退后一步,轻轻颔首,转身走出堂屋。 看完这一段,一个漂亮矜持,举手投足一付有着良好家教的大家闺秀的英子,不就活脱脱地站在我们面前了吗? 这样的表现手法,让我不由地想起《红楼梦》中的各个人物出场的细节描写,真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看十五章里作者对那位来给英孑看病的仙姑的描写: 仙姑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瘦高个儿,圆脸庞,细眉细眼鼻直口小,梳着个圆头,一双小脚,走路很妖气。她一进门就从头到脚仔细地打量着英子,然后上炕盘腿坐下来,嘘长舒一口气,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