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四步教学法”课时教学设计年级组别高二语文备课组批阅(备课组长)批 阅 ( 学 科 校长)主备人朱怡秀使用人授课时间课 题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五《西塞山怀古》课 型新授课课标要求从怀古诗中体味作者复杂的情感,进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诗人生平以及诗人所处时代的政治格局。过程与方法掌握怀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背景把握诗歌内容与深刻的寓意。教学重点掌握怀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教学难点结合背景把握诗歌内容与深刻的寓意。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程序设计教学过程及方法环节一 明标自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一、导语: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理想。 (板书:西塞山怀古)二、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生平以及诗人所处时代的政治格局。2、掌握怀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3、结合背景把握诗歌内容与深刻的寓意。三、预习检查: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 中唐文学家、哲学家。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参加王叔文集团“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贬连州刺史, 又贬朗州司马,同时被贬为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 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 他被贬谪长达 22 年, 但却始终不屈。他的诗,内容多抒写内心苦闷,表现身处逆境而不肯降心辱志的执著精神。风格雄豪苍劲,语言洁净明快。竹枝词、怀古诗是刘禹锡诗集中最有成就的作品。有《刘梦得文集》。 解题: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是我们熟悉的对南京的美称。六朝古都,是指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政权曾在南京建都;十朝都会,则是除了前述六个政权外,还有南唐、明初、太平天国、民国时期把南京作为首都。) 长庆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此诗。四、自学指导(一)内容及要求: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2、结合书下注释深化理解诗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