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儿童》读后感范文《解放儿童》读后感范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我整理的《解放儿童》读后感范文,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解放儿童》读后感 1 确实,大自然是人类最古老的最根本的家园,正是因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真实生活的切身感悟,才有了鲁迅的《少年闰土》、《社戏》,才有了曹文轩的《草房子》,才有了安徒生的《丑小鸭》。我是十分认同作者的这一观点。于是,就有了想读下去的冲动。 现代的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无暇欣赏墙头野花、河边蛙鸣;都市的喧嚣、烦闹,打破了人们心底的那抹宁静;灰色的钢筋混凝土组合的一栋栋高楼,也将你我分开。现代儿童出生在一个物质十分富足的年代,但是遗憾的是没有象我们这代人一样的亲近自然的时机。那里有初升的太阳、明亮的星辰,有清新的空气,最新奇的瓜果还有最美妙动听的万籁之声。我不禁觉得自己真是有幸,也能和大作家们一样,也拥有一个赤脚疯跑、无拘无束的童年。然而,心地底又不免升起一丝遗憾,那就是没能留下童年的只字片语或是些许感悟。 然而,这一代儿童都被一个“独生子女〞的皇冠紧紧地约束在几代人掌心,这是一只多么华贵的金丝笼啊,有这这么多的呵护,有这这么多的关注。然而自由呢?赤脚疯跑——对他们来说,就是个梦啊!更不要提与人相处,长期的以自我为中心,让他们早已失去了关怀人的能力!他们又如何能体会小伙伴们嬉笑、玩闹的乐趣。我为他们这一代人悲伤! 关于艺术,我想到了一个词——拔苗助长。对于儿童那点刚刚萌芽的艺术的兴趣,作为大人,家长也好,老师也好,总是迫不及待地拔苗助长。美其名曰是培育、是开展,孰不知过早地进行高难度的训练、辅导,只会适得其反,将儿童的那点宝贵的兴趣,消逝殆尽。“儿童都是艺术家。〞这是全世界所公认的。但是这艺术家应该是具有童心的,童趣的,有着成人无法临摹的特色,是一种自由的大胆的发挥状态;而不是成人认为的“年龄最小的某种艺术的专家〞,所以,灌输教育的后果只有一个,多了一个人云亦云的艺术上的匠人,如此而已。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实在看多了这样的事。幼儿园接触孩子最早,是个发现孩子兴趣,爱好的地方。那些个小小的脑瓜里有着这样那样美妙、奇妙的想法。学会欣赏他们吧,而不是一昧地拔苗助长,将孩子的制造扼杀在摇篮里。 那么,到底应该进行怎样的艺术教育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