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对 58 例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治疗的体会中医中药对 58 例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治疗的体会 胃肠道功能紊乱(functional disturbances ofgast rointestnal tract),又称胃肠神经宫能症或胃肠神经症(gastrointestinalneurosis),是一组胃肠综合症的总称,多有精神因素的背景,以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为主,而在病理解剖方面无器质性病变基础,因此也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主要在胃肠道涉及进食和排泄等方面的不正常,也常伴有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痛苦等其他功能性症状。 胃肠道功能紊乱是农村常见病,目前国内尚缺乏有关发病率的精确统计,在各种脏器的神经宫能症中,胃肠道的发病数最高,多见于青壮年,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引起了宽阔学者的关注。笔者自 2025 年 9 月至 2025 年 9 月应用中医中药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 58 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排除标准:①有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疾病者;②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③近期服用或正在服用可能影响疗效评估的药物者;④有胃食管反流病者;⑤有明确恶性疾病者。 1.2 病例选择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讨论指导原则》(试行)诊断标准选择病例:临床表现为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无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证据(包括胃镜检查),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 6 周,近三周有症状加重。 2 治疗方法 2.3 临床疗效观察标准:痊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逝。显效:症状改善 2 个等级,但未完全消逝为显效。有效:症状改善 1 个等级,但未全消逝为有效。无效:症状加重或无变化为无效。 3 结果 见统计表。 4 讨论 胃肠道功能紊乱是临床常见病,患者常表现为嗳气、早饱、腹胀痛、排便不畅或过多等症候群持续存在或间歇性复发不愈,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的胃肠道疾病。目前,在临床上常采纳多潘立酮、胃多安等进行治疗,并取得一定疗效。中医中无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腹痛等范畴。其病机为气机紊乱、升降失常、属本虚标实之症。脾虚为本、病因上与饥饱不食、伤及脾胃;过思伤脾;木亢乘土等密切相关。标实主要为气郁、嗳气、食滞、腹胀痛、排大便不畅、血瘀等。 根据临床观察及分析患者的病情、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拟定中药组方,由枳实、白芍、柴胡、陈皮、法半夏、甘草、厚朴、茯苓、炒白术、木香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