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讲义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讲义 一、云南大学的中国民族史讨论 1.杨成志在云南的人类学调查 1928 年 7 月,俄国人类学家史禄国夫妇、中山大学教授中央讨论院特约编辑员容肇祖、中山大学语言历史讨论所助理员杨成志等,受中山大学语言历史讨论所和中央讨论院历史语言讨论所派遣,到云南进行人类学方面的调查。从广州经香港、越南到昆明,8 月,容肇祖返回,10 月,因社会混乱,土匪出没,史禄国夫妇返回。杨成志于 1929 年 9 月初出发,经嵩明、寻甸、会泽到巧家,深化凉山彝族聚居区调查,12 月返回昆明,对昆明和河口民族进行了调查。之后回广州,历时一年零八个月,写成《云南民族调查报告》(载《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讨论所周刊》,第十一集,1930 年)等。 杨成志(1902 年~1991 年),广东海丰人,是我国老一辈民族学、人类学家,也是最早参加我国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学者之一。后获巴黎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长期在中山大学和中央民族学院担任教授。 史禄国,俄国人类学学者,著有《满族的社会组织》与《族体:民族和民族志现象变化的基本原则讨论》等。1922 年移居中国,先后任教于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其后半生基本都在中国度过,对中国民族学和人类学的进展有重要影响。 2.吴文藻建立的云南大学——燕京大学社会学实地调查工作站。 1938 年秋,吴文藻到昆明,在云南大学建立社会学系。1939 年,在洛克菲勒(罗氏)基金会资助下,吴文藻代表燕京大学在云南大学建立了云南大学——燕京大学社会学实地调查工作站。1940 年因日机轰炸迁往呈贡魁星阁。先后在该站工作的有费孝通、张之毅、田汝康、谷苞、史国衡、王康、林耀华、李有义、许烺(langˇ)光、瞿同祖、胡庆钧、张宗颖等。 吴文藻(1901~1985),中国当代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和教育家。江苏江阴人。汉族,1923 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达特默思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社会学和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9 年回国,任燕京大学讲师、教授、社会学系主任、法学院院长。后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文法学院院长。后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 也许是偶然的巧合,当时聚在魁阁中的成员,以他们出色的成绩使魁阁名符其实,在中国话里,魁阁的字面含义即是精英集团,事实上,魁阁当时的工作风格和学风,大体可以说是早期中国现代学术集团的一个雏形。 现代学术集团形成的重要因素是该集团领袖的学术地位和个人魅力,而讨论室有费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