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论 完整版考研复习资料中国画论 完整版考研复习资料 13.“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人物的思想情感复杂微妙,观察体会最难,这是当然之理,可贵的是顾恺之把山水也列入“迁想妙得”的范围,它表明中国古代山水画论,从诞生、萌芽起,就和自然主义艺术观相对立,要再现大自然的没寄寓作者的情。 14.【以形写神:也可以用传神来表达,是东晋顾恺之的重要绘画理论之一,以准确生动的造型来表现描写对象的神采之韵。以形写神是对绘画艺术的经典概括,展现了绘画的本质。】 15.南朝宗炳写了中国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画山水序》,提出山水“畅神”论,在其论山水功能时,首先谈到的是山水的“仁智之乐”。提出了山水画“以形眉道”的主体构造,“澄怀味象”、“应目会心”的观照方式,以及“畅神”的体验和审美功能。《画山水序》中讨论范围的有道、理、神、灵等。 16.【含道映物:是宗炳论画的基本出发点和着眼点,指绘 画要体现一定的思想内涵,即“道”。反映出艺术的本质。凡艺术都要有一定的精神指向,反映所处的时代生活。】 17.【澄怀味象:宗炳提出的观点,澄怀有排除杂念,神荡心胸之意,味象是指通过宇宙万物的观察以观道。】 18.南朝宋王微山水画论著作《叙画》,主张山水画“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的山水审美趣味。 19.谢赫六法论:南朝齐谢赫著《古画品录》,提出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像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对后世影响极大。“得意忘形”的论点,直接作用于画论和画评。如谢赫评陆探微说:“穷理尽性,事绝言象”;谢赫的“六法”,从理论上将绘画创作和批判的其本要求概括为六条标准,使“绘画的自觉”有了真正的落实。换言之,这一规律性的“法则”的产生,使绘画从此提升为一门独立的视觉艺术。“气韵生动”或“气韵生动是也”,强调画面应达到的整体精神,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骨法用笔”或“骨法,用笔是也”,是说所谓骨法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笔法。指用笔的功力。当时的绘画全以勾勒线条造型,对象的结构、体态、表情,只能靠线的准确性、力量感和变化来表出。因 此谢赫借用“骨法”来说明笔的艺术性,包含着笔力、力感(与书论“善笔力者多骨”相似)、结构表现等意思在内。“应物象形”或“应物,象形是也”,指描绘要反应的对象造型特点,设计说画家的描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