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老师德育工作总结三篇【篇一】中学老师德育工作总结 长期以来,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些现象和存在的问题,随着工作的深化,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越来越长,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真可说是千变万化,德育工作是越来越难做,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重渗透德育思想是一项不可无视的“阵地〞。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要树立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理念。 德育内容应该说在各语文学科的教材里都有所表达,因为各语文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都应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每一位老师只有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才能自觉做到教学育人,切实履行授业传道、教书育人的职责。 二、要善于分析学生,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 我们面对的是“特别〞的群体,文化根底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够,缺乏刻苦精神;所以在渗透德育思想时要十分注意找到“兴趣点〞,它是否被学生接受。是否有力于学生开展。 三、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 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语文学科老师进行德育也要注意方法与效应相对应,注意改善与教育对象的关系。我们也需要讨论教育的“即事明理,借物寓情〞,用爱心换爱心,以信任换信任,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让德育在教育自然而然地进行,增强德育的渗透性和效果。 四、不牵强附会,防止生搬硬套。 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一定要按语文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自然地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硬性渗透,不要因为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就非得在每一节课都戴一顶德育“帽子〞,或栽一条德育“尾巴〞,“有了就渗透,没有不凑合〞,切忌穿靴戴帽。殊不知,语文学科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育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德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牵强渗透。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 五、公正、尊重事实。 语文学科教学在渗透德育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对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要一分为二。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一种倾向转为另一种倾向。不能一说重视德育,对学生错误就以点带面,抓其一点不及其余,上纲上线,深挖思想根源,严而无格;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客观公正评价社会,才能增加学生对教育的可信性,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我们既要讲古代灿烂文明,又要讲当前建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