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凤城地区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探究丹东凤城地区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探究 摘要: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利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通过少耕、免耕、药剂灭草等技术措施的应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凤城位于辽宁东部,拥有耕地面积 93 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 70 多万亩。凤城地处山区,坡耕地、石头地较多,夏季雨水充足,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从 2025年开始,经过近十多年保护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示范区内水土流失现象大大减少了,土壤肥力逐年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我们也探究出了适合凤城地区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技术内容 试验分析 一、项目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指标 2001 年我们开始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项目,预期取得的效果及技术经济指标为: 1、增产粮食 3-8%; 2、降低生产成本 6-13%,每亩可获增收节支 30 元以上; 3、年增加土壤有机质 0.01%; 4、播种期耕层土壤含水率提高 3%以上; 5、休闲期蓄水量增加 15%左右,水分利用率提高 13%左右。 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综合性农业生产技术,凤城是一年一作垄作地区,结合本地的农业生产条件与经济进展水平,在满足当地旱作农业的农艺要求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垄作保护性耕作配套和机具。在完成推广面积的同时,探究更加适合本地区的垄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并制定出主要作业的技术法律规范,为凤城地区大面积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证。 二、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内容 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残茬覆盖及地表处理技术;精少量播种技术;杂草及病虫害防治深松技术等。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药剂除草,以松带翻。 1、秸秆粉碎还田处理技术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联合收获机收获的同时,对秸秆进行粉碎并均匀的抛洒在地表,选用收获机时,应选择秸秆粉碎质量好,达到细碎无长杆,保证秸秆的粉碎率达 95%以上,且长度不超过 10cm 的收获机。另一种是人工摘穗后秸秆粉碎处理。对于不能用联合收获机收获的地块,应选用与大型拖拉机配套的秸秆还田机进行秸秆粉碎还田处理。 2、联合整地的根茬处理 根茬处理的方法是通过机械联合整地来实现的,用大型拖拉机带联合整地机进行灭茬浅旋和深松处理。 3、高留茬处理 在使用作物秸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