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025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025_第1页
1/2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025_第2页
2/2
亲爱的安德烈 读后感 2025一本好书,会让你感动,会让你有空灵飘逸感,会让你百看不厌,会让你捧腹大笑阅读作为人类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自有书籍文字伊始,人类就在阅读中传承着文化,开启心智。而一些经典名著的阅读,更是人类思想文明的精华,值得后人去讨论,发现。网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以下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直都很喜爱读龙应台的书,有人说: 读龙应台的杂文,可以感受到她的万丈豪情。 但是,读《亲爱的安德烈》,我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作为一个母亲面对孩子时的万丈深情。不管她的头上有多少让人仰慕的光环,但是,在孩子面前,她和我们一样,只是一个柔肠百结的母亲。 儿子成长了,原来就和母亲渐行渐远,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对这个世界的理想,有他的朋友圈 那是任何父母都无法跨越进去的圈子。于是,和家人之间的感情也就渐渐平淡。 龙应台慌了,她不晓得该如何掌握住她与儿子之间的联系。于是,她邀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一方面她可以透过书信来了解儿子的想法、内心到底在做什么打算,以及为人母亲最渴求知道的 过的好还是不好?这 36 封信就是如此产生出来的。 龙应台出生于台湾上世纪 50 年代,来自一个渔村。她的儿子 80 后,台湾和德国混血,生活在德国。龙应台的 18 岁,1969、1970 年,住在人车杂踏、鸡鸭争道,只有一条窄公路的海边渔村(当时台湾也属 第三世界 )。白衣黑裙,准备考大学,对阿波罗登月、中国文革一知半解,外边的世界不存在。安德烈的 18 岁,踢足球,和朋友酒吧聊天、讨论《华氏 911》和美国入侵伊拉克的正义问题,准备考驾照、去旅游和学中文。音乐和美术对龙应台来说是知识,不属于内在涵养,自觉有美的贫乏和对生活艺术的笨拙。而安德烈一代人,在舒适、有教养的家庭长大(龙应台和安父亲都是博士),网络使其拥有广泛的知识,艺术和美的熏陶唾手可得。 如此不同的两代人进行对话,他们讨论的话题涉及面很广,比如:族群问题和身份认同、政治运动和政治人物、民主自由和个体权利、价值取向和职业规划、流行文化和艺术鉴赏、生活习惯、个性进展、衰老、死亡以及恋爱问题等等,母子俩都在思考、解剖,贯穿其中的是坦诚和爱。 从他们的对话里,我看到的龙应台,是一个爱儿子的普通母亲,她在仔细地了解、认识儿子,同时也在努力解释自己,三年的对话是成功的,母子收获了巨大的幸福。在我看来,龙应台对 中国 和 中国文化 非常热爱,反台独、反独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025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