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与方法探讨引言 如今的时代已进展为知识经济时代,其显著特征就是企业与行业竞争的重心由对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的竞争转移为人力资源的竞争,我国在这一方面也提出了人才强国的战略。而要真正的做到对人力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必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信息,这样就直接联系到了人力资源会计。 我国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的讨论起源于上世纪 80 年代初,但我国当前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讨论成果仍不是很理想,在其实际应用方面的讨论更是不够深化。人力资源会计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数据进行鉴别和计量,准确合理的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评价,进而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企业相关人力资源变化的信息。由以上社会现状可以看出,开展对人力资源会计理论进行深化与系统化的讨论,以及人力资源会计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探讨在当前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的必要性和巨大意义。 一、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探究 1.人力资源会计基础理论 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即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以西奥多舒尔茨为代表人物的一种理论,它在 20 世纪中期以来得到了快速进展。人力资本理论所主张的观点是国家的人力资源具有主观能动性,它的作用效果是其他任何物质资源无法代替的。人力资本理论被提出后,人力资源会计方法以此作为理论基础产生并进展。人力资本作为特别的资本性资源,与其它生产要素相比,在社会经济的增长中发挥着更为显明重要的作用。而人力资本和物资资本的产生也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作用效果,人力资本是通过劳动者身上的资本,如其所具备的技能、知识、以及健康状况等所体现,物资资本则是由物质形式上的资原来体现。 2.人力资源会计的特征 人力资源会计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会计学相互渗透形成的新领域。所谓人力资源会计,是指把人的成本和价值作为社会与经济组织的资源,以货币度量为主要形式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科进展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的新领域,其产生来源是人力资源管理学与会计学相互渗透而形成,通过会计方法以及跨学科领域的方法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价值及信息进行计量和报告,进而提供给企业管理当局进行参考分析。人力资源会计与传统会计有所不同,它所表现的特征一方面是作用的对象为企业控制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是它的计量单位呈多样化。 3.人力资源会计的主体 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的主体分析,可以从其含义着手,它的作用效果主要是人力资源数据,由此我们可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