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历史八下第 1 2课 民族大团结知识梳理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依据:根据我国民族问题得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是由 56 个民族组成得统一得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得历史进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得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得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得格局。2、目得: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得共同进展,共同繁荣3、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得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根据民族聚居得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得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得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4、提出:①1 9 49 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② 后来(1954 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③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5、五个民族自治区;1 9 4 7 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19 56 年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 年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 年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 年建立西藏自治区6、意义:① 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得精神② 民族区域自治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进展具有重大意义③ 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展奠定了基础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优越性:① 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得权利② 有助于把国家得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得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 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得经济社会进展③ 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④ 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得感情和热爱本民族得感情结合起来二、共同繁荣进展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得原因,我国各民族进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得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2、措施① 政治上: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得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各民族迈进社会主义社会② 经济上:实行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如:援藏干部——孔繁森),还通过科技、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得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展③ 文化上: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得保护与进展,对少数民族文化得传承和进展具有重要意义a、根据自愿得原则,帮助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文字b、尊重各民族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c、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