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郝堂村发展看支农资金整合

从郝堂村发展看支农资金整合_第1页
1/5
从郝堂村发展看支农资金整合_第2页
2/5
从郝堂村发展看支农资金整合_第3页
3/5
从郝堂村进展看支农资金整合从郝堂村进展看支农资金整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各地新农村建设工作稳步推动,农业农村进展持续向好、稳中有进,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农村民生有了新的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但由于资金瓶颈的制约,各地新农村建设还处于较低水平,农村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农村环境“脏、乱、差”还普遍存在。支农资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发挥其效益,显得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为加强支农资金管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我国自上而下、上下结合进行了一些探究。本文以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办事处郝堂村为例,从当前支农资金整合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支农资金的整合问题。 一、当前支农资金整合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部门多,统一调度难 支农资金多头管理,部门分割严重,难以形成合力和发挥资金整体效益。根据现行的支农资金管理模式,支农资金主要分布在农林水、发改、劳动保障、教育、国土、交通等十几个部门,各部门为了管好资金,对支农项目从资金申报、下达、实施、管理等环节,制定了不同的管理规定,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申报的项目进行批复后,一般不允许随意调整变动,这就为统一调度和使用各类支农资金增加了难度。 (二)项目申报各自为政,支农重点不突出 根据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大多数项目投资最终要落实到县一级组织实施。而县一级支农项目和资金计划一般由各涉农部门自行讨论确定,并按各自渠道申报,缺乏综合统筹平台和协调机构加以平衡,这就使得县里规划的重点产业和项目,与相应的项目投入计划不能有效衔接,建设项目重点和支农投入重点相脱节,造成了农业项目覆盖面广,单个项目投资额较小的局面。一些县级涉农部门在安排支农资金时,为平衡各乡镇对项目的需求,仍然存在撒“胡椒面”现象。有些内容相同的项目资金,存在重复和交叉等问题,容易造成财政资金的流失或浪费。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资金管理不法律规范 由于支农资金安排的渠道和项目种类多、使用范围广、层级复杂、零星分散,因此,随意性较大。在资金拨付上,不同来源的资金拨付渠道和方式不一,造成了项目资金管理难以法律规范,不利于支农资金的管理、监督,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漏洞大,容易出现支农资金的“越位”或“缺位”。 (四)制度建设明显缺失,整合效果不理想 虽然财政部出台了整合支农资金的指导意见,但由于各个项目建设标准、管理要求存在一定差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从郝堂村发展看支农资金整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