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质量监管思考随着时代的进展和社会的进步,住宅产业的快速进展,人们对待住房需求、住宅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不断凸显,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监管显得愈发重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做好住宅工程质量监管,增强参建五方责任主体单位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不仅能够减少质量通病发生概率,而且能够有效保证住宅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提高房屋住宅整体质量,保障广阔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耐久、舒适的居住环境。为了住宅工程质量监管与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有效实施,笔者结合多年住宅工程质量监管实际,浅析如何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监管与通病防治工作。1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特点分析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是指:住宅工程完工后易发生的、常见的、影响使用功能和外观质量的缺陷。工程质量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人、机、料、法、环”等,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工序都可能产生质量隐患,有些质量问题影响是持续的,量变可引发质变。住宅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主要有:墙体开裂渗水、装饰层空鼓脱落、混凝土结构裂缝、厨房卫生间渗漏、门窗开启不灵及渗水、屋面开裂渗水等等,这些质量问题都会影响到住宅工程的使用寿命和业主的使用体验。由于其具有难治性、多发性的特点,其历来都是工程质量监管和治理的难点。部分问题不仅影响住宅工程的结构安全、使用寿命,还会影响居民使用体验和正常生活,引起业主不满和投诉,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2 政府主管部门如何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监管2.1 住宅工程质量监管现状及困难。(1)部分地区建设主管部门缺乏重视,影响住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有序进行,使得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难度不断加大。例如,在某住宅工程建设施工环节,由于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住宅工程整体质量较差,对居民的日后生活产生较大影响[1]。(2)鉴于目前建筑领域乱像,“三边工程”、未批先建较普遍,在未完善基本建设程序(如未办理用地、规划、质安监手续、施工许可等)情况下擅自盲目开工建设,使得监督机构质量监管服务工作较为被动。(3)部分住宅项目,过度重视工程进度和效益、重安全生产而轻质量,不遵循客观生产规律盲目赶工,故产生工程质量问题在所难免。施工进度需结合工程实际和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确定,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压缩工期。(4)施工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不一,企业质量标准化、质量保证体系、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对未建立健全,质量责任落实不力、不尽职履责,如项目经理、总监等履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