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

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_第1页
1/28
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_第2页
2/28
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_第3页
3/28
第七课 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学习目标】① 知识和技能: 对宗教的性质有一些感性的认识。② 过程和方法: 进一步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③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并感受宗教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正确对待宗教艺术。【重点难点】重点:①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宗教艺术的态度和价值观。② 中国佛教建筑的基本特点与功能的关系。③ 西方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基本特点与功能的关系。难点:使学生对中西宗教建筑的布局形式、建筑形式特点的理解,上升到对建筑的精神性、历史文化品行的把握,解决对宗教的认识,以及与宗教建筑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一. 中国佛教建筑的历史:中国佛教的产生:佛教产生于公元前 6、5 世纪之交的古代印度。大约公元 1 世纪,在东汉明帝时,经西域和南海传入中国。正是因为其教义本质上与中国本土的儒道之学有共同之处,所以能与之相融合,于唐宋时期,学术界便普遍留传着三教合一的说法这种结合反应在中国的佛寺建筑上,就是既有中国传统宫廷、民居建筑布局的世俗性,又有道家清净、淡薄的境界。二.中国的宗教建筑有以下特点:(1) 佛教对于中国,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对于其他各国相比,始终没有成为统帅全世界的思想。(2) 从佛教传入之初,中国人就开始根据中国方式来改造它,是它在进展中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中国佛教也呈现出中国文化的特色。(3) 中国佛教与西方基督教堂风格不同。隆兴寺隆兴寺位于石家庄 市正定县 城东门里街,是国内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隆兴寺现有面积 85200 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布局和建筑保留了宋代的建筑风格,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院落南北纵深,重叠有序,殿阁高低错落 ,主次分明,是讨论宋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重要实例。鲁迅誉为东方美神的观音彩塑。摩尼殿北侧一座五彩悬塑的主体塑像,乍看之下,它最吸引人的便是跷起二郎腿的姿势。 它的眼睛往下朝我们看,只微露笑意,似乎不为人来人往所动,一派闲适自若、怡然自得的写意样子。塑像高有 3.4 米,但是离地也有三四米,因此看来也就和真人一般大小。“这鲁迅眼里的“东方美神”,是否就称得上是中国最美的观音,似乎不容易有定论,但是它确实让人对菩萨塑像的感觉有了改观。看它头戴宝冠,项饰璎珞,帔巾自肩下垂,身着红色长裙,装扮确实不像凡人。然而见它右腿屈起搁在左腿,右手搭于左腕抱住右膝,头微右侧,身略前倾,却又与凡人姿态无异。布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