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法律加强工程合同管理防范经营风险使用法律加强工程合同管理防范经营风险 摘要:利用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自己的建筑智能化工程合同管理的工作经验,分析讨论合同的主要条款及合同管理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以便在工作中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尽量避开经营风险或防止不应造成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合同条款、合同管理、建筑智能化工程、法律法规、防范风险 中图分类号:TU7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企业,怎么能最大化维护自己的权益以及在实际工作中怎么能避开经营风险及损失,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及自己的工作经验,分析讨论合同的主要条款及合同管理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以便在工作中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尽量避开经营风险或防止不应造成的经济损失。 首先是签订合同应当注意的事项。 怎么能做到签一份比较好的合同,既能维护自己权益,又能避开损失,而且签订的合同又受法律保护呢?要想达到这样的一个目的很难,因为凡合同都是双方当事人意思的合意,只有达成一致,才能确定合同的条款,满足各方订立合同的目的。实践中,往往一方的权利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签合同,而对方也要求满足自己的利益,在两者之间都尽量争取权益,而且在履行合同及守约方面都会要求对方过严,自己则宽,在这种情形下很难达成一致,这样的合同就不易达成。 怎么办呢?一句话不要盲目、草率,要按以下程序操作,才有可能签订一份能够实现合同目的的合同。 第一步:先要加强防范意识,避开风险,尤其是和对方初次签合同前应当注意及加强基础调查工作。 第 1 点,先要调查对方企业基本概况:这个基本概况就是要审查对方工商企业登记基本情况,了解一下企业注册资金,多少万元,假如注册资金只有 50 万元,而且想企业签订 200 万的合同,这个时候就要先冷静分析一下对方能否有能力履行合同。假如对方一旦违约能否承担违约责任?假如承担不了违约责任怎么办?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要盲目轻信对方。 第 2 点,进一步调查注册资金投资是否到位,从工商登记资料中看一看对方投资的构成状况,是现金投资,还是技术投资、实物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假如是现金投资,看一看投资是否入账(也就是真假投资),假如企业注册完之后,资金就从财务帐划出,了解一下用途,假如做生意支出是否有合同。实物投资是否有入库单、记入总账。固定资产投资是否办理变更产权人手续。调查资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