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领导关于“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实践担当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的调研报告2025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化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意志行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总体要求,笔者于 2025 年 7 月至 8 月,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全市 12 个县(区)、23 个重点企业、17 个基层社区,围绕“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实践担当、服务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理论武装:从“入脑”到“入行”的实践路径探索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武装是实践的基础。调研发现,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在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基础上,探索形成“三维联动”学习机制,推动理论学习从“任务式完成”向“内生式驱动”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思想动能。(一)“体系化”学习筑牢根基,解决“学什么”的问题针对以往理论学习存在的“碎片化”“表面化”倾向,各县(区)普遍建立“1+N”学习清单制度:“1”即每月固定“理论学习日”,以党委(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原原本本研读《著作选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必读书目;“N”即结合本地实际,配套制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专项学习模块。如 XX 县聚焦“新能源产业强县”目标,将关于“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纳入重点,组织发改、工信、园区等部门开展“专题研学+企业走访”活动,既学深悟透政策导向,又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调研中,XX 县发改局干部李某表示:“过去学理论总觉得‘离工作远’,现在结合产业短板学,才发现讲的‘先立后破’‘创新驱动’都是解题密码。”(二)“场景化”学习激活实效,破解“怎么学”的难题为避免理论学习“坐而论道”,各地创新“沉浸式”“互动式”学习载体。一是打造“移动课堂”。XX 区依托辖区内红色教育基地、产业园区、乡村振兴示范点,串联“红色遗址—企业车间—田间地头”三条学习路线,开展“行走的党课”120 余场,让党员干部在“看变化、听故事、谈体会”中深化理论认同。如在该区 XX 镇“智慧农业示范园”,农户王大姐现场讲述“通过学习‘大食物观’,我们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菌菇大棚,年收入翻了一番”的故事,让“理论指导实践”的逻辑变得可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