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感觉与艺术创造(下)-曹文轩 主讲人简介: 曹文轩,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 年 1 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等。主要学术性著作有《中国 80 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 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2003 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 卷)。《红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获省部级学术奖、文学奖 30 余种。其中有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奖项。 内容简介: 一、敏锐的感觉 这里所说的感觉敏锐,是指一种心理印象能力。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的敏锐,在没有心理印象能力作为高灵敏度的接受器和反应器时,只能说此人的外部感觉器官很好,这对他在参军或参加工作时,能顺利地使五官科的医生在体检表上签上“合格”字样有用。而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讲,最宝贵的是,他能有很好的心理印象能力。下面所这段文字出自张爱玲的笔下:“他的新娘的头发是金色的,将手放在她的头发里面,手背上仿佛吹过沙漠的风,风里含着一蓬一蓬金沙,干爽的、温柔的,扑在人身上痒痒地。”从表面上来看,这似乎表现出了一种敏锐的触觉能力。但实际上,是因为有敏锐的心理印象能力,才产生出了如此美妙的感觉。 二、丰富的感觉 对一位艺术家而言,很难说他所经历的事情是痛苦还是幸福。他在雪原迷了路,在冬天的旷野上几乎被冻僵了,也许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他有了一种被冻的经验,这很宝贵。他可以写一部小说,或在一部小说中得心应手地写一段关于天气寒冷的文字。我想,这段文字肯定很出色。海明威的拳击、狩猎、捕鱼生活之所以写得如此生动,是因为他有过种种这些方面的经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中,有一段精彩的饥饿心理的描绘。我敢断言,他倘若没有这样的深刻的记忆,是写不出如此准确的饥饿感觉的。 三、特殊感觉 一位艺术家成功了。我们在尚未来得及对他的作品作深入细致的分析,以真正了解这些作品的真正价值到底是什么之前,就给予注意,甚至给予过分的评价,凭的是什么呢?是他的艺术品在我们的直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