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化学 大事年表之二素材

高中化学 大事年表之二素材_第1页
1/3
高中化学 大事年表之二素材_第2页
2/3
高中化学 大事年表之二素材_第3页
3/3
化学大事年表之二公元1000年 ~ 1700年 1086—1093 年,宋代《梦溪笔谈》中记载有当时的化学工艺,第一次使用石油这一名称(中国 沈括)。 十一世纪,中国宋初曾公亮等编《武经总要》一书中,有火药用作武器的最早确实记载。 十二世纪,阿拉伯和希腊出现“智者石”之说,认为“智者石”可使贱金属变为贵金属。 十三世纪中叶前,中国火药传入伊斯兰教国家。 十三世纪中叶前,中国瓷器传入欧洲。 十三世纪,认识到空气为燃烧所必需的物质(英国 罗杰·培根)。 1250 年,以雄黄和皂制出化学元素砷(德国马格纳斯)。 中国明代已大量生产金属锌(当时称倭铅),早于西方四个世纪。 1450 年,发现化学元素锑(德国 索尔德)。 十五世纪,提出金属的“三原素”说,认为金属是由硫、汞、盐三原素所组成,而硫指颜色,硬度,亲和力,可燃性;汞指光泽,蒸发性,熔解性,延展性,盐指凝固性,耐火性等(德国 瓦伦泰恩)。十六世纪,化学从金丹时期逐步进入制药时期,中国以明代 (1596 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标志,西方以瑞士的帕拉塞尔苏斯为代表,毒剂已用作药物。 十六世纪,辨认出胃汁中有酸,胆汁中有碱,水玻璃中有矽石,发现碳酸气不助燃,认识到火是极热气体之外形等(其著作于 1648 年出版)(比利时 范。赫尔蒙脱)。 1556 年,发表《冶金学》一书,细载冶炼金、银、铜、汞、钢等方法 (德国 阿格里科拉)。十六世纪,汞齐冶金法在墨西哥获得使用。 十六世纪下半期,掌握将磁釉固着于陶器上的技术(法国 帕利西)。 十六世纪,靛蓝、胭脂虫等染料从东印度输入欧洲。 1603 年,在炼金实践中,用重晶石(硫酸钡)制成白昼吸光、黑夜发光的无机发光材料,首次观察到磷光现象(意大利卡斯卡里奥罗)。 十七世纪上半期,认为消化过程是纯化学过程,呼吸和燃烧是类似的现象,辨认出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差别(德国 西尔维斯)。 十七世纪中叶,把盐定义为酸和盐基结合的产物(意大利塔切纽斯)。 1637 年,明朝《天工开物》总结了中国十七世纪以前的工农业生产技术(中国 宋应星)。 1660 年,提出在一定温度下气体体积与压力成反比的定律(英国 波义耳)。 1661 年,发表《怀疑的化学家》,批判点金术的“元素”观,提出元素定义,“把化学确立为科学”,并将当时的定性试验归纳为一个系统,开始了化学分析(英国 波义耳)。 1669 年,发现化学元素磷(德国 布兰德)。 1669 年,发现各种石英晶体都具有相同的晶面夹角(丹麦 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化学 大事年表之二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