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化学 大事年表之三素材

高中化学 大事年表之三素材_第1页
1/4
高中化学 大事年表之三素材_第2页
2/4
高中化学 大事年表之三素材_第3页
3/4
化学大事年表之三公元1700 ~ 公元1800年 1703 年,将燃素说发展为系统学说,认为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中,燃烧时燃素逸出 ,燃烧、还原、置换等化学反应是燃素作用的表现(德国 斯塔尔)。 1718—1721 年,对化学亲和力作了早期研究,并作了许多“亲和力表”(法国 乔弗洛伊)。 1724 年,提出接近近代的化学亲和力的概念(荷兰 波伊哈佛)。 1735 年,发现化学元素钴(瑞典 布兰特)。 1741 年,发现化学元素铂(英国 武德)。 1742—1748 年,首次论证化学变化中的物质质量的守恒。认识到金属燃烧后的增重,与空气中某种成分有关(俄国 罗蒙诺索夫)。 1746 年,采用铅室法制硫酸,开始了硫酸的工业生产(英国 罗巴克)。 1747 年,开始在化学中应用显微镜,从甜菜中首次分得糖,并开始从焰色法区别钾和钠等元素(德国 马格拉弗)。 1748 年,首次观察到溶液中的渗透压现象(法国 诺莱特)。 1753 年,发现化学元素铋(英国 乔弗理)。 1754 年,发现化学元素镍(瑞典 克隆斯塔特)。 1754 年,通过对白苦土(碳酸镁)、苦土粉(氧化镁)、易卜生盐(硫酸镁)、柔碱(碳酸钾)、硫酸酒石酸盐(硫酸钾)之间的化学变化,阐明了燃素论争论焦点之一,二氧化碳(即窒索)在其中的关系,它对后来推翻燃素论提供了实验根据(英国 约·布莱克)。 1760 年,提出单色光通过均匀物质时的吸收定律,后来发展为比色分析 (德国 兰伯特)。 1766 年,发现化学元素氢,通过氢、氧的火花放电而得水,通过氧、氮的火花放电而得硝酸(英国 卡文迪许)。 1770 年,改进化学分析的方法,特别是吹管分析和湿法分析(瑞典 柏格曼)。 1770 年左右,制成含砷杀虫剂、颜料“席勒绿”,并从复杂有机物中提得多种重要有机酸(瑞典 席勒1771 年,发现化学元素氟(瑞典 席勒)。 1772 年,发现化学元素氮(英国 丹·卢瑟福)。 分别于 1772 年和 1774 年,发现化学元素锰(瑞典 席勒甘)。 1774 年,再次提出盐的定义,认为盐是酸碱结合的产物,并进而区分酸式、碱式和中性盐(法国 鲁埃尔)。 1774 年,发现化学元素氧与氯(瑞典 席勒)。 1774 年,发现化学元素氧,对二氧化硫、氯化氢、氨等多种气体进行研究,并注意到它们对动物的生理作用(英国 普利斯特里)。 1777 年,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指出物质只能在含氧的空气中进行燃烧,燃烧物重量的增加与空气中失去的氧相等,从而推翻了全部的燃素说,并正式确立质量守恒原理(法国拉瓦锡)。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化学 大事年表之三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