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化学 干电池的制作现行素材 人教版第二册

高中化学 干电池的制作现行素材 人教版第二册_第1页
1/2
高中化学 干电池的制作现行素材 人教版第二册_第2页
2/2
干电池的制作(实验教具设计)讲到干电池时,建议教师按干电池的构造原理,给学生演示干电池的实验。 1、实验方法 (1)称取 20 克碳粉(可由废电池中取出碳棒,经加热之后用铁锤将其敲成粉末)和 10 克二氧化猛,混合均匀后,放入缝制好的布袋中,将碳棒(也可由废电池中取出,洗净,烘干后使用)插入布袋中央,用线绑好,做好正极。 (2)称取 60 克氯化铵放入烧杯中,加水 200ml,搅拌使它全部溶解。 (3)用锌片作为负极,将正、负极和电压表串联起来,然后将两极插入氯化铵的溶液中。实验装置如图 6-43 所示。观察电压表指针偏转现象,或小灯炮的发亮情况。 实验说明 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或灯炮发亮,说明有电子在流动。这是由于在两极上,分别发生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负极(锌片):Zn - 2e === Zn2+ (氧化反应) 正极(碳棒):2NH4+ + 2e === 2NH3+H2 (还原反应) 负极溶解下来的 Zn2+离子和氨生成锌氨络离子: Zn2 + 2NH3 ===[Zn(NH3) 2]2+ 锌氨络离子的生成,促进了锌片的继续溶解。正极上形成的氢气,被二氧化锰所氧化: H2 + MnO2 === MnO+H2O 或:H2+2MnO2 === Mn2O3+H2O 在正极上形成的氢气,如不设法除去则氢的分压愈来愈大,将使电池的电动势下降。所以,锌氨络离子的生成和二氧化锰的除氢作用,保证了氧化还原反应的顺利进行。按上述方法制作的干电池,其电动势应在 1.2V 左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化学 干电池的制作现行素材 人教版第二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