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灾害发生时间 源地与路径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影响地区 地区差异9 月至次年 5 月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 3~4月 和 10 ~ 11月 , 前 者 更强。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路径: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 国 东 部 沿 海 侵入。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很少受到寒潮影响。(如青藏高原) 除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广东 海南 台湾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发生频次高,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 和 长 江 流域 , 华 南 最少。北 方 主 要 表现 为 大 风 、降 温 、 霜冻 、 暴 风 雪等;南 方 主 要 表现为降 温、冻 害 、 雨 雪等。范围大 频次范围大 频次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