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3-鲁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教学案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3-鲁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教学案_第1页
1/13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3-鲁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教学案_第2页
2/13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3-鲁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教学案_第3页
3/13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的概况(1)位置:地处我国内陆腹地,黄河中上游与海河上游地区。(2)范围: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3)地貌特征:沟谷发育,地表破碎。2.危害(1)对耕地的影响: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单产降低。(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3)对黄河的影响:使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悬河”。[易错提醒]黄土高原的范围和黄土分布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中黄土分布区的范围要比黄土高原大得多,黄土高原只是黄土分布区中在我国分布最为集中、典型的区域。二、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原因(1)地理位置过渡性: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处于各种地理要素的相互交错地带,生态环境脆弱。(2)土壤质地特殊性:黄土土质疏松,直立性强,但遇水容易分散,极易受到流水侵蚀。(3)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性:降水多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4)地质灾害频繁性: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加剧了水土流失。2.人为原因(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2)破坏植被。(3)人口过快增长。[易错提醒]轮荒不同于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中的轮作。轮荒是黄土高原地区自古以来就已盛行的一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是一种粗放的、广种薄收式的耕作方式,采取开荒-耕种-表土流失、肥力下降-抛荒-迁移-开荒的耕作过程。轮荒加剧了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三、水土流失的治理1.基本理论(1)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2)以水土保持为中心2.具体措施(1)工程措施:固沟工程、护坡工程和保塬工程。(2)农业技术措施:① 管理措施: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轮作套种。② 技术措施: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③ 目的: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水土和发展生产。(3)生物措施:地区措施目的不宜耕种的地区 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地表植被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植树种草,实行乔、灌、草结合防止暴雨对表层土的冲击,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团粒结构,提高抗侵蚀能力 [温馨提示]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而人口的过度增长又是导致人地关系紧张的关键。由于人口增长导致经济压力增大,为了生存和发展选择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水土流失的治理应以“脱贫”为中心。[教材 P53 活动]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口的过度增长是造成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农业垦殖历史很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3-鲁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