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及主要生态问题。 2.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及其相应的防治措施。(重点) 3.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难点)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1.现状:非常严重。2.原因:有自然原因,但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表现为巨大的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的开发活动。3.区域性特点(1)森林破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华南林区。(2)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东南丘陵。(3)草地退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牧区。(4)生物多样性锐减主要分布在林区、草原、近海海域。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1.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1)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2)一些地区环境保护意识不强。(3)一些部门和单位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4)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2.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重点生态工程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重点防治工程长江、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工程重点保护区建设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立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重点示范区建设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发展环保法制建设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完善1.我国生态问题不太严重,生态恢复很快。( )2.我国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南方降雨多的地区。( )3.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湿地。( )4.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 )5.本着“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应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南方山地和丘陵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寒区分别发展( )A.畜牧业、林业、种植业、畜牧业B.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林业C.畜牧业、畜牧业、淡水养殖业、林业D.林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提示:1.× 我国生态问题非常严重,生态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 我国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东南丘陵。3.× 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是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和退田还湖。4.√ 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5.A [北方半干旱地区、青藏高寒区植被以草原为主、应发展畜牧业,长江中下游平原应发展种植业,而山地地区适宜发展林业。]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三北”地区历史上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