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教学案 中图版必修2-中图版高一必修2地理教学案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教学案 中图版必修2-中图版高一必修2地理教学案_第1页
1/14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教学案 中图版必修2-中图版高一必修2地理教学案_第2页
2/14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教学案 中图版必修2-中图版高一必修2地理教学案_第3页
3/14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1.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2.类型[巧学妙记]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三是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3.国际人口迁移(1)新大陆发现以前:人口迁移主要集中在旧大陆。(2)新大陆发现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跨洲迁移活动。(3)“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① 外籍工人(劳务输出)为其主要形式。② 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③ 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到发达国家。④ 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一些变化: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成人口净迁出区;北美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4.国内人口迁移(1)古代历史时期: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使人口大规模地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迁移。(2)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①“闯关东”:河北、山东一带人口迁往东北地区。②“走西口”:河南一带人口迁往新疆、甘肃等地。(3)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人口自由迁移较少,主要表现为有组织地移民支援内地、边疆工农业建设。(4)改革开放后到目前:人口迁移规模加大,主要表现为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5)重要形式:城乡间的人口迁移,并且从乡村向城市的迁移是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人口迁移现象。[温馨提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成为迁入区政治因素表现为驱逐出境、流亡国外、战争和移民戍边等社会文化因素主要包括宗教、种族因素生态环境因素以灾难性的生态环境变化为主其他因素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因素、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距离[温馨提示]人口迁移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俄罗斯目前人口迁移的方向是由自然条件较温和,经济、科技较发达的欧洲部分迁往自然条件恶劣 、 经 济 较 为 落 后 的 西 伯 利 亚 , 这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是 受 政 策 因 素 的 影 响 。——————— 情景导入先思考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有几句痴心的话,哥哥你记心头……”这首苍凉凄婉的山西民歌,久为人所熟知。在那个逝去的年代里,“走西口”成为华北流民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教学案 中图版必修2-中图版高一必修2地理教学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