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分类迅速激烈的内力作用和极其缓慢的内力作用。3.表现形式及影响(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的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垂直于地表岩层变化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对地表的影响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2)变质作用: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3)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温馨提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是紧密相关的,这两种运动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运动结果也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二、外力作用1.概念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2.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3.表现形式(1)风化作用:是指在温度、水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的崩解和破碎。(2)侵蚀作用:是指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3)搬运作用:是指风化或侵蚀的产物被风、流水、冰川等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4)堆积作用:是指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由于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导致物质逐渐沉积的作用。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易错提醒]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概念地壳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变化过程就是岩石圈物质循环运动过程,其实质就是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2.三大类岩石 (1)岩浆岩:由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2)沉积岩: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固结成岩作用而成。(3)变质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经变质作用而成。3.物质循环过程(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A 岩浆、 B 喷出型岩浆岩、C 沉积岩。(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循环环节:a 外力作用、b 变质作用、c 重熔再生、d 冷却凝固。[思考启迪]三大类岩石彼此之间能否直接相互转化?提示:不能。岩浆岩只能由岩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