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导学案 ——以南水北调为例主备人:江红光 审核:高二地理备课组 印高二全体课程标准: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不同区域资源的差异(结构、数量方面)和经济的差异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以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为例,说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和南多北少的特点,加深对南水北调背景的认识。2. 掌握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简要说明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的主要特点。3. 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作用及在此过程中须注意的诸如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影响。过程与方法:能读图说出南水北调工程的三线方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国土整治,变区域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教学重点1.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简要说明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的主要特点。2.南水北调的意义。教学难点:三线工程方案及其优、缺点。教学课时: 2 课时教具: 课本图表、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引导法、讲授法【知识梳理】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1.概况:(1)总量丰富,居世界第___(2)分布不平衡:_____多____少————南水北调的必要性2.长江的区位优势——南水北调的可行性(1)我国的________区:中国_______的河流,水资源总量丰富,年径流量________,季节分布相对均衡。(2)位置优越:干流流经_____________三大经济地带,上游靠近西北_______区,中下游紧邻最缺水的_______平原。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1.西线工程:在___________高原上,可_______供水,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_________地区和华北_______地区补水。2.中线工程:从_________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中游_______水库和____________库区引水,可_________供水给_________大部分地区。3.东线工程:位于_________阶梯东部,在________ 以南因地势北高南低,需______北送。(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利用和扩建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和东平湖,在位山附近穿过黄河后,经位临运河、卫运河、南运河自流到天津。【探究分析】南水北调东、中、的工程方案的比较方案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方案路线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