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地理教学案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地理教学案_第1页
1/18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地理教学案_第2页
2/18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地理教学案_第3页
3/18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地理条件1.范围:A 黑龙江、B 吉林、C 辽宁三省和 D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3.自然条件(1)气候:(2)地形:E 高原、F 平原、G 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3)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4.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良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温馨提示]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对气候带来影响的地理位置主要指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东北地区的纬度位置较高,最北端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较高纬度决定了该地区气温较低;海陆位置上,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南侧临近海洋,决定了该地区季风气候,距离海洋远近,决定了该地区降水量多少。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可用下图表示:二、农业布局特点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1)耕作农业区:A 松嫩平原——玉米、大豆、春小麦、水稻、甜菜。B 三江平原——水稻、春小麦、大豆。C 辽河平原——冬小麦、棉花、苹果。(2)林业和特产区:D 大兴安岭,E 小兴安岭,F 长白山。(3)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生产的突出特点(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农场经营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2)地区专业化生产: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是商品化的前提。主要种植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四、农业发展方向1.出现问题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2.具体表现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等。3.采取措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4.发展方向(1)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2)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3)山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地理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