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6-湘教版高二选修6地理教学案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6-湘教版高二选修6地理教学案_第1页
1/10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6-湘教版高二选修6地理教学案_第2页
2/10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6-湘教版高二选修6地理教学案_第3页
3/10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2.理解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措施。3.理解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的目的及原因。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植树造林。2.防护林带的类型3.防护林的目的(1)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2)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思考1.三种防护林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答案 防风固沙林主要分布在荒漠化严重或面临荒漠化的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水土保持林分布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如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源涵养林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或水源地地区。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1.科学开发土地的原则(1)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2)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限制的不科学行为。2.土地整理目的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背景沟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土地和废弃地多;因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和压占等,废弃了大量土地整理效果恢复土地生产功能,或作为备用耕地方式方法旧村归并,退宅还耕;塌陷区的土地复垦思考2.我国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主要的土地资源问题是什么?答案 华北地区主要是土地盐碱化、土壤污染,东北地区主要是黑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探究点 土地资源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究活动 下表是我国某区域 2008~2010 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回答问题。平均坡度(°)平均海拔(m)占用耕地0.94674.46增补耕地8.401 830.19(1)指出占用与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并推断增补耕地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2)简述该区域保护耕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答案 (1)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2)加强教育与宣传,依法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严格限制坡度大的区域的开垦。解析 第(1)题,通过表格信息即可得出结论。第(2)题,从思想教育、法律法规、农田基本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反思归纳1.森林的作用 拓展提升 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酸化污染原因地形、土壤、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不合理的垦殖等人为因素气候变暖、干旱,风沙侵蚀等,滥垦滥挖、过度放牧、乱砍滥伐造成植被破坏气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6-湘教版高二选修6地理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