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礼仪》课程标准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适用三年制高职高专空中乘务与旅游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港口商务人力资源管理、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专业授课对象:一年级大学生学分:2 学时:28 授课单位: 旅游艺术系 编写执笔人:陈洁静,2025 年 7 月 17日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 课程性质与作用《服务礼仪》是高等职业学校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培育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心理,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陶冶学生的职业情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熟悉不同岗位群的礼仪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从业岗位的接待工作,牢固树立“宾客至上”的观点,自觉讲究礼貌礼节,切实做到文明接待、礼貌服务、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注重自身职业形象的塑造,并能把握角色心理,分析客我关系,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1.2 课程设计理念1.2.1 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做到:正确认识老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教学应在老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引导者。通过教学活动,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的程度。 进行课程设计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与现实的问题情境相类似。课程设计要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协作与沟通,既包括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沟通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1.2.2 多元智能理论学习观和教学观 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并使培育和进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治理结构和学习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与爱好,老师应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实行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因材施教,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构成,因此,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使学校教育从纸笔测试中解放出来,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培育。1.2.3 终身学习理念根据终身学习理念,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注意:...